当前位置:首页 >> 国学文章 >> 《本草崇原》到底讲了什么?新手能看懂吗?

《本草崇原》到底讲了什么?新手能看懂吗?

古籍多 国学文章 6

你是不是经常听到《本草崇原》这本书的名字,但完全不知道它讲啥?或者你刚接触中医,看到这种古籍就头大?别急,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本"天书"拆开揉碎讲明白。

先来个灵魂拷问:为什么现代人还要看300年前的中药书?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中医粉都答不上来。答案很简单——因为这本书把药材说得特别"接地气",就像老农民跟你唠嗑似的,完全不是那种掉书袋的写法。

# 这本书到底什么来头

《本草崇原》是清朝张志聪带着徒弟们写的,成书大概在康熙年间。最特别的是它不像其他药书那样光说"这个治头疼那个治脚疼",而是把药材当成有性格的人来看待。

举个栗子,书里说柴胡这味药:"得春气最早,具升发之性"。翻译成人话就是——柴胡像春天里最早冒头的嫩芽,自带一股往上窜的劲儿,所以能治那些"压着闷着"的病。

# 新手最该看哪些部分

整本书三卷,但咱们小白重点看这些:

  • 上卷:讲的全是日常药材,比如甘草、黄芪这些。书里说甘草"调和诸药,如国老之能和合君臣",意思就是甘草像老干部一样能调解其他药的矛盾。
    • 中卷:开始说矿物药和动物药。这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——贝壳类药材不是补钙的!书里说牡蛎"收敛浮越之气",现代人总以为吃牡蛎壳补钙,其实古人用它来"收住"乱跑的气血。
      • 下卷:这部分比较难,讲的是药材的"出生证明"。比如为什么长在山南的药和山北的药效果不同,这个咱们可以先跳过。
      • # 三大颠覆认知的观点

        这本书最狠的地方在于它完全颠覆了现代人对中药的刻板印象:

        1.药材不是化学成分类:现在人总喜欢说"当归含什么成分所以补血",但书里说当归是"血中气药",重点在它推动气血运行的那个"劲儿"。

        2.地道药材真的不一样:书里强调怀山药、川黄连这些产地差异,现代研究证实不同产地的药材有效成分确实差很多。

        3.吃药要看节气:比如书里说"春采茵陈,夏采蒿",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采收就变成两种药,这个现代药学根本解释不了。

        # 常见问题自问自答

        Q:这书里说的靠谱吗?都300年前的了

        A:最神奇的是,书中很多观点正被现代研究慢慢证实。比如书中说茯苓要"抱木而生"的才好,现在发现长在松树上的茯苓确实含有特殊活性成分。

        Q:完全不懂中医能看吗?

        A:建议先看白话注解版。这本书原文其实不算特别难懂,但有些概念需要基础。可以先从药材的"性格"部分入手,比硬啃理论有意思多了。

        Q:现在药店抓药都不按这个来了,学了有用?

        A:特别有用!现在很多中医只会按说明书开药,完全不懂药材的"脾气"。《本草崇原》就像教你认识每个药材的个性,比死记硬背"主治功能"管用十倍。

        # 小编观点

        说实话,现在很多中医学生把《本草纲目》当圣经,却不知道《本草崇原》才是真正把药材说活的奇书。它就像个老药农蹲在地头跟你唠嗑,告诉你每株草药的前世今生。要是你正准备学中药,这本书绝对能让你少走三年弯路。

协助本站SEO优化一下,谢谢!
关键词不能为空

免责声明

古籍多(www.gujiduo.com)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在线古籍图书馆。纯公益免费分享,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借鉴。不作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标准。不得用于商业盈利。非专业人士请勿尝试。因此引发的法律后果自行承担!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!邮箱:vip@gujiduo.com 微信:vipguji

同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