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——明明身体不舒服,去医院检查却啥毛病都查不出来?或者医生给你开了一堆药,吃完了还是不见好?这时候老中医可能会神秘兮兮地说:"你这病啊,得从'原病式'上找原因..."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本让新手小白头大的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,看完保准你能跟老中医唠上几句。
这本天书是谁写的?
金朝有个叫刘完素的大夫,这人可了不得。当时正流行用温热药治病,他偏要唱反调,说很多病其实是"火"引起的。他把《黄帝内经》里那些玄乎的理论重新整理,写了这本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。说白了就是教医生怎么透过表面症状,找到生病的根本原因。
为什么现代人还要看这书?
别看是八百年前的老古董,现在中医院校还在当教材用呢!因为它讲的是治病的底层逻辑。就像现在人都在问"新手如何快速涨粉",这本书回答的是"病人如何真正治好病"的问题。比如你长期失眠,现代医学可能开安眠药,但中医会问:是肝火旺?还是心肾不交?这就是"原病式"思维。
五大核心理论拆解
1.六气病机: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这六种自然力量,过头了就会让人生病
2.五运主病: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,哪个"运"出问题就伤哪个脏器
3.升降失常:该上的气上不去,该下的气下不来,比如胃气上逆会呕吐
4.虚实辨证:有人生病是邪气太盛(实),有人是正气不足(虚)
5.标本缓急:头痛医头是治标,找到引起头痛的肝火才是治本
举个栗子你就懂了
比如说常见的上火症状:
- 表面看:口腔溃疡、牙龈肿痛
- 普通思路:吃降火药
- 原病式思维:要分清楚是实火(真上火)还是虚火(身体虚导致的假上火)。实火的人脸红脖子粗,虚火的人往往手脚心发热但怕冷。用错药可就南辕北辙了!
为什么新手觉得难懂?
主要是古人说话太绕!比如书里说"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",现代人第一反应:伤口发痒跟心脏有啥关系?其实这里"心"指的是中医的"心系统",包括情绪、血液循环等功能。就像现在说"互联网思维",外行听着也懵。
自问自答环节
Q:这书跟《黄帝内经》啥关系?
A:相当于《论语》和《论语解读》的关系。刘完素把《素问》里关于病因的17个字,硬是扩展成两万多字的说明书。
Q:现在学这个有用吗?
A:如果你去看中医,医生突然说"你这是少阳证",你至少知道他在说胆经出问题了,不是骂你人胆小。能听懂潜台词很重要!
Q:最颠覆认知的观点是啥?
A:书里说"百病皆生于气",情绪致病比细菌病毒更早被中医发现。现在说的"气到胃痛""吓出心脏病",古人早就总结成理论了。
小编观点
说实话,这书对小白确实不友好,但就像学做菜得先认调料一样。与其被江湖郎中忽悠,不如自己懂点门道。下次听见"阴虚阳亢"之类的词,别急着翻白眼,说不定人家真说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