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——看中医开的方子里写着"炮附子""炙甘草",心里直打鼓:这些药材为啥要炮啊炙的?直接煮不行吗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本传说中的《雷公炮炙论》,保证让你看完恍然大悟!
这书名字听着挺唬人对吧?其实它就是本古代"药材加工说明书",成书大概在南北朝时期。作者是谁到现在还吵个不停,有人说是雷敩写的,也有人觉得是后人托名编的。不过这些都不重要,关键是它记录了300多种药材的处理方法,堪称中药界的"米其林指南"。
为什么药材非得炮制?
直接扔锅里煮多省事啊!这里头学问可大了。首先得明白,药材不加工可能有毒!比如生半夏能毒死人,炮制后却能治呕吐。其次呢,炮制能改变药性——生地黄性寒,制成熟地黄就变温补了。最后还有个现实问题,不处理的药材根本存不住,像桑螵蛸不生虫才怪。
最常见的六种炮制大招
书里写得明明白白的,我挑重点给你捋捋:
1.修制:就是给药材"理发",比如刮去粗皮、切段切片
2.水制:泡水里洗刷刷,像昆布得反复漂洗去咸味
3.火制:直接上火烤,煅牡蛎就是这么来的
4.水火共制:先煮后蒸,茯苓就得这么折腾
5.其他制法:发酵啊发芽啊,神曲就是发酵出来的
6.特殊制法:有些药材得用尿泡(别嫌恶心,童便制香附可是古法)
举个栗子!附子这味毒药
书里说生附子"大毒,能杀人",必须经过六道工序:
1. 用盐水泡透
2. 文火慢煮
3. 挖坑埋一个月
4. 切片晾干
5. 姜汁炒
6. 甘草水再煮
这么折腾完毒性只剩1/10,才能拿来治风湿痛。现代研究证实,炮制确实能把剧毒的乌头碱转化成毒性较低的次乌头碱。
等等!这书靠谱吗?
肯定有人要问:一千多年前的方法现在还管用?这里要分情况看:
确实有效的:
? 朱砂水飞法去除游离汞
? 煅赭石增强补血效果
被淘汰的:
? 用童便处理药材(卫生问题)
? 金银器煮药(纯粹炫富)
现代研究发现,书里80%的方法都有科学依据,比如蒸制何首乌能降低肝毒性,这个2008年被上海中医药大学证实了。
新手最容易搞错的三个点
1. 以为"炮"就是拿火烤(其实有十几种炮法)
2. 觉得古法一定好(有些方法现在看太危险)
3. 分不清"炙"和"炒"(一个用蜜酒,一个用辅料)
现在药店还按这个来吗?
大部分是的!2015版《中国药典》里60%的炮制方法都源自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不过现在改用机器控温了,比如炒黄用180℃、炒焦用230℃,比古代靠看冒烟靠谱多了。
小编最后说句实在话:这书虽然古老,但就像做菜的"火候"一样,炮制程度差一点,药效可能差十万八千里。下次看到"酒当归""醋香附"别觉得是黑暗料理,那可都是古人试错几千年的智慧结晶!